柳复在犹豫,其他人却觉得柳东行的提议非常好:&ldo;行哥儿这主意好,咱们也别争了,若是孩子争气,自然可以拜东原先生这样的大家为师,但若不是那个料,也省得白费力气了,也有人不大乐意,却还是勉qiáng接受了这个办法。柳四太爷还道:&ldo;我们家景哥儿的功课却要比其他兄弟都要qiáng些,年纪也大一点,我看他还是继续南下康城书院求学好了,若是考不上,再回来读族学也是一样的。&rdo;柳八太爷便笑呵呵地说:&ldo;我那小孙子就算了,天寒地冻的,他年纪又小,若是族学建得快,就让他在家读上一年半载,倘若能读进去,等他大些再去康城不迟。&rdo;柳东行还笑道:&ldo;其实弟弟们当中也不是人人都在诗文一道有天赋的,依我说,哪怕是读书不成,也别荒废了。咱们这样人家的子弟,若去经商,又拉不下面子,在家无所事事,反倒耽误了。不如在学堂里也辟出一个武院来,请位军中退伍的老兵回来教弟弟们弓马骑she,若是师傅通兵书,那就再好不过了。科举有文也有武,说不定咱们柳家还能再出几位象我这样的年轻将军,甚至比我还要出色呢!&rdo;这话说得好几位叔伯两眼发光。他们的儿子在功课上都不大擅长,而且还是出了名的顽劣,从小到大,无数次惹事生非,他们不知打了多少顿,也不见孩子悔改。但若他们能在武举一途有所建树,哪怕是做个武举人也好,总比沦落为làngdàng子qiáng。而且跟直接去驻军所参军苦熬相比,考武举自然更加体面。他们立时就七嘴八舍地表示赞同:&ldo;这个主意好。&rdo;&ldo;行哥儿你可要请个好师傅回来!&rdo;&ldo;要武艺好、骑she好,最好是上过战场打过仗,还做过官的!&rdo;&ldo;是啊,做过官的比小兵qiáng多了,一个小兵怎么够?&rdo;&ldo;最好是考过武举的!&rdo;&ldo;只要你把人请回来了,我功成身退 柳氏族学就这样迅速建起来了。有柳四老爷捐出的小院和房舍,又有柳东行等人捐献的银钱,柳四老爷很快就雇了工匠回来把房子里里外外收拾得整整齐齐,又请木匠打了许多新桌椅,还到恒安城有名的文房铺子里徘徊了半天,买回许多笔墨纸砚。虽然族人们私下抱怨他花钱大手大脚,还未正经开课,便已花了超过一半的银两,但也都承认新建的族学颇象个正经学堂的样子。柳氏全族前所未有地期盼着这座学堂,尽管柳四老爷是负责主持族学事务的那个人,但每一房的族人都希望能尽可能多地了解族学建造过程中的各种琐碎小事。他们关心房子整修得够不够气派,关心桌椅是不是舒适,关心给学生们准备的笔墨纸砚是不是质地上好,甚至抱怨柳四老爷花了这么多钱,却只弄了些普通货色回来,为此跟柳四老爷打了无数口水仗,bi得后者连夜将账簿做出来给所有人看了,方才勉qiáng过关。而经过这场争吵之后,所有人忽然发现,原来要办一座好学堂,一百两银子是远远不够的,哪怕柳复又捐了一百两来,也还有不足。等到先生请回来了,每年的束修至少也畿五六十两银子,再加上学生在学堂里的用度,两百两能撑多久?于是众人便不由得把目光投注到柳东行所投的那份田产上来。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不准撩我,小心热搜+番外 农女再嫁:状元娘子会种田+番外 美人多骄 海彤战胤 穿书之包子女主翻身记 将军,夫人跑了(重生) 亲你一下怎么了 天时地利人和 女朋友你克制点[重生] 笼中娇 就是想亲你+番外 斗罗:穿成唐三妹妹,被迫成神 与破产权贵在一起的日日夜夜 八零牌锦鲤要佛系(穿书) 人人都爱我的脸[快穿] 男神黑化之前[快穿] 祸颜天下:将军请接招 仙子你的饭碗罢工了 女尊:夙念 娱乐圈日常